1207億。許多人對今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阿里巴巴創造的又一個銷售交易記錄印象深刻。但要問起在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上,單筆訂單最高能達到多少,交易雙方又是誰?這個答案恐怕鮮有人知道。
今年,神東煤炭集團在阿里巴巴旗下第三大在線交易平臺1688的企業采購頻道購買了價值3203萬元的電纜,成為其交易史上最大的單筆訂單。而這不是該平臺的唯一記錄:中鐵十七局曾通過企業采購平臺買下價值1063萬的43萬立方混凝土,總重98.9萬噸,堪稱史上最“重量級”交易;神東煤炭集團買下價值768萬元的法蘭,成為最大筆支付寶擔保交易……
這一串數字的背后揭示了一個喧囂之外的巨大市場:企業采購。根據賽迪顧問和中國電子報社發布的《中國自營式企業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企業網購市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9萬億元,占整體電商交易規模的近八成,企業采購向電商化轉型成為趨勢,2016~2018年將迎來風口。
實際上,在阿里巴巴,這個醞釀了兩年多的業務也正在迎來爆發。近半年來,正大集團、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交建、重慶建工、天合光能、萬向錢潮、金正大、中糧、浙江交投、航港地鐵等行業內領先的大型企業紛紛入駐1688采購平臺, 互聯網正在從采購端逐漸推進供給側改革。
“大企業采購業務存活在1688平臺之上,已經培育了兩年多,目前看起來已經初具雛形了。”1688事業部大客戶部總經理苗峰向電商在線記者表示。
之所以需要長時間的沉淀,是B2B電商天然的屬性決定的。苗峰認為,當互聯網真正滲透到供應鏈這一層,B2B電商才算真正到來。而在B2C電商多年來對市場的教育下,企業已經懂得如何利用互聯網賺錢。互聯網對價值鏈的改造,也將從銷售環節逐步逆流而上,發展到企業采購這一環節上來。
同時,冗長、繁雜的傳統采購程序也迫切需要互聯網重塑。每個大企業都有一套固定的采購體系。當企業內各部門提出采購需求后,采購部門需要匯總需求,尋找商品和供應商,接著經過漫長的招投標程序后,才能下單、收貨,最終完成采購。在這樣的傳統采購形勢下,由于采購方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企業在采購過程中往往無法有效把控采購價格、采購質量、供應商信息和管理成本。
互聯網的介入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在苗峰看來,當企業采購互聯網化后,最明顯的改變便是效率的提升。例如,原來采購一批物資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通過互聯網采購,可能只要一周就可以搞定,“企業尋找供應商天然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是互聯網平臺本身就有供應商儲備,只要雙方門當戶對就可以了。”其次,互聯網能夠有效降低企業采購的成本。在互聯網平臺中,供應商資源庫會不斷更新,天然形成有序的競爭環境,從而倒逼采購成本降低。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的透明、公開還能讓盤踞在企業內部的腐敗問題得以根治。“我們遇到過很多央企、國企,相比成本,他們更在乎互聯網是否能為企業帶來陽光。因此當發現采購端存在腐敗問題時,他們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我們合作。”苗峰向電商在線記者透露。
據了解,目前在1688平臺,企業平均能夠節省成本20%以上,提升效率50%以上,同時還能夠讓企業控制采購人員數量、成本,促進內部架構改革。
1688事業部大客戶部總經理苗峰
據埃森哲數據顯示,2015年,北美65%的企業在線采購,25%的企業在線采購金額占比超92%;歐洲52%的企業在線采購,25%的企業在線采購金額占比超86%。全球55%以上的首席采購官認為:在線尋源與采購將成為采購管理的首要任務。不難看出,企業采購互聯網化已是大勢所趨。
盡管京東、天貓、蘇寧等平臺,甚至一些ERP服務提供商、垂直B2B平臺、大企業本身,都在介入企業采購這個大市場,但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采購,完全滿足企業需求的平臺卻寥寥無幾。
對年采購額在1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來說,采購一般以個人買賣、報銷的方式解決,天貓等B2C平臺其實就能很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真正需要互聯網采購的是那些年采購額超過1億元的大型企業。因此,1688的業務定位在幫助大型企業建立采購供應鏈平臺上,從年采購額在1億以上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到中鐵、中建這樣年采購額在千億以上的央企,都是1688服務的對象。
針對企業不同的采購需求,1688在海量供應商的基礎上,還設計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同一個大企業可以通過不同的市場和工具滿足自己的采購需求。據1688事業部高級運營專家方向華介紹,大企業采購通常分為幾類,有些是鋼鐵、混凝土等主要材料的采購,有些是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等零星的采購。且在大企業采購中,到“商”比較多,到“品”比較少,一個訂單里通常會同時包含幾種商品,向一個供應商采購。因此,1688尋源采購便能幫助采購方尋找供應商。采購方只要在網站上發布信息,供應商便會針對詢價單進行報價,由采購方挑選后進入下一步交易。這種方式涉及的采購包括鋼鐵、水泥、勞保用品等物資,目前也是平臺上交易額最大的一塊。
除此之外,企業內部有很多零星的、長尾的需求,直接涉及到商品采購,例如MRO、辦公用品、3C產品等。針對這部分需求,12月1日,1688上線了采購商城,為企業非計劃性采購的需求提供商家篩選、集中議價的服務。當采購方在同一個供應商處多次購買后,還可以將供應商添加進自己的內部商城,成為長期供應商。據悉,1688幫助每個企業搭建了各自的內部商城,當員工有采購需求,可以直接在內部商城里下單,按月或按季結算。
除了提供市場和工具,1688在14年中沉淀下來的海量供應商成了平臺最有競爭力的資源。不過,如何平衡平臺供應商與企業原有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苗峰把跟采購方的合作看成是兩種生態的合作:“我們站在企業端考慮,比如中鐵建,互聯網在它的采購額里占得比例不高,因為看中我們的供應商資源和方便的工具,所以它們來1688采購。但是它原有的供應商又不能舍棄,因此這里面就要相互去補充。”舉例來說,由于高昂的物流成本,當采購方需要為偏遠地區的工地采購一批勞保用品的時候勢必要在當地重新挑選一批供應商,效率很低。但是1688在全國各地已經擁有了很多供應商,這時候,平臺就能根據工地所在的位置幫采購方鎖定當地的供應商資源,這些資源日后也能進入企業內部變成長期供應商。
據苗峰透露,現在,不少央企開始把自己的供應商導入到平臺上來。供應商原本只能做一家企業的生意,上了1688之后,同時能做好幾個企業的生意,這在無形之中又降低了供應商的服務成本,惠及采購方。
不過,當大企業的供應商進入市場,原本存活在平臺上的供應商是否依然有機會?答案是肯定的,苗峰認為,不是說中小供應商服務不了大企業,而是它們在過去缺乏機會。從前,采購方為了保證供應商的質量,常常會人為提高對供應商資質的要求,確保它們能夠如期履約。這種天然的不信任感讓中小供應商在面對大企業訂單的時候缺乏機會和競爭力。而在1688平臺上,供應商會被要求提供營業執照、工商執照等證書,同時,深度驗廠等服務可以讓供應商直觀展現自工廠的供應鏈能力和服務水平。加上以往交易記錄的背書,大企業在查看信息時能夠對供應商的能力一目了然。這種信息展示的方式不僅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機會,也為大型采購方節約了不少評估成本。
12月20日,1688在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召開了大企業采購生態合作伙伴培訓簽約儀式,國內40多家頂級管理咨詢公司和ERP系統實施商到場。今后,這些生態合作伙伴將幫助1688一起對接更多的采購方進入平臺,同時這些合作伙伴也會在不同的行業把基于1688大企業采購的沉淀互聯網采購方案提供給大企業。
事實上,這也是過去兩年中,1688企業采購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由于大企業組織龐大,每一家企業從接觸到培訓再到最終上線購買,至少要耗費半年的時間。因此,1688此番簽約諸多合作伙伴,為的就是把點對點的溝通變成網狀溝通,用生態的力量讓跟多的企業使用互聯網采購。
苗峰也把整個企業采購市場看作是一個生態,1688其中扮演的始終是平臺的角色,“很多采購方在采購的時候會貨比三家,因此,一些自營的B2B平臺代表的只是一家供應商。1688是一個平臺,所有的垂直網站都可以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像MRO領域的震坤行、工品匯,以及做包裝的陽光印網都成為了我們上游供應商資源。”
明年,1688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大企業采購中的金融服務上。屆時,包括支付、結算、賬期等交易意向達成后的環節都可以在平臺中解決。不僅讓企業更方便地找供應商,也讓整個交易過程更加流程。
截止今年8月的數據,1688企業采購已經服務了70個集團,1000多家公司,有10多萬供應商參與報價。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1688企業采購的線上交易額已經突破100億元,幫助各大企業平均降低了20%以上的采購成本。未來,平臺希望服務5000家公司,召集20萬供應商,幫助大企業節省20%以上的成本,讓互聯網在企業采購中的滲透率達到10%以上。雖然這離歐美國家的半數以上的滲透率還有一段距離,但不難看到的是,B2B已經開始為供給側帶來改變。